2025公共基础知识——古代天文学家
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陆续启动中,各位学员在积极备考。对于人文历史的部分学习过程中,会有一些困惑。虽然,大多数学员在小学、初中、高中系统学过很多人文历史知识,但是进入大学,尤其是毕业后,学习比较少,很多都遗忘了。因此,很多学员在备考人文历史往往是一知半解;导致做题时,正确率起伏比较大,而且花费时间过长。针对这样的问题,中公小编以中国历史上的天文学家为例,系统梳理事业考试中经常的考点和要点,助力各位学员备考。
一、甘德:战国时期天文学家。成就:木卫三最早的发现者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的制作者;著《天文星占》8卷、《岁星经》。
二、石申:战国时期天文学家。成就:系统观测水、金、火、木、土五大行星,发现它们的运行规律。著《天文》。《天文》与甘德的《天文星占》,合称《甘石星经》,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。
三、落下闳:西汉天文学家。成就:提出浑天说,发明“通其率”算法;创制《太初历》,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有文字记载的立法。
四、张衡:东汉天文学家。成就:发明浑天仪和地动仪;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;最早对科学解释月食成因的人;著《灵宪》。
五、祖冲之:南北朝天文学家。成就:编制《大明历》,最早将岁差引进历法。
六、僧一行:唐朝天文学家。成就:世界上第一次发现恒星位置变化的情况;制造了“水运浑天铜仪”;制定《大衍历》;最早测出地球子午线一度的长度。
七、苏颂:北宋天文学家。成就:制造水运仪象台,是中国古代第一架天象仪。
八、郭守敬:元代天文学家。成就:制定《授时历》;制作简仪和圭表。
九、徐光启:明朝天文学家。成就:修订历法,编译了《崇历书》。
例: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天文成就说法正确的一项是( )。
A. 僧一行发明了用于测定地震仪器的地动仪
B.徐光启最早对月食成因做出科学解释的人
C.郭守敬制作了简仪和圭表
D.张衡主持编制了《授时历》
答案:C。解析:东汉时期,张衡制作了地动仪,是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;选项A错误;张衡最早科学解释月食成因的人,选项B错误;元代郭守敬制作了简仪和圭表,选项C说法正确;郭守敬主持编制了《授时历》,选项D说法错误;因此本题答案选C。
(责任编辑:李明)